星之谷廣告(陳偉琪)
《胡楓88開心派對演唱會》硬照
譚嘉荃Amy Tam《一路上有你》演唱會硬照
代班體記札記
今天清理舊媒體遺物時,才驚覺原來我已投身了網媒五年多了!從在學時期,想要見識世界、關心社會,攪出一個小網媒。我曾經走訪過不同的社運,關心工運,憐憫遷拆的古村。隨著投入工作行列,這種時間與激情也隨之消散。但這段時期可是我攝影途上最重要的階段,若不是這種經歷,讓我練成臨急應變的攝影技能,恐怕還要繞更大圈。
過往的社會議題作品
久遺的代班
已經很久沒有掛上証件,只是從今年開始,我又再有機會重拾起這個身份。一如以往,只要一天不當上要員,我還是會稱自己是代班攝記。暫時,到此為止。我的asignment都主要是運動項目,跟以前社會議題大不同,不過經過今年七欖,又是一輪新感受。
若不是採訪,我應該沒有甚麼可能自掏腰包進場,但今年成為我社的pitch位攝記,能夠拍攝支援消息發布。讓我體驗到以往只安坐觀眾席感受不到的快感,從第二天到最後完場的一刻,無論技術與心態都一直改變。
也是與賽事重要性及拍攝目的過渡的變化。隨著賽事進入決賽,失誤的作品就越不能出現。慢慢就從「我想影到」,變成「我要影到」,後尾好多場賽事都好緊要,最後當然「要交到貨」。以往好嚮往影到的動作系,如搶球、埋身肉博都變得不再是首要之列,隨之以來是最後達陣進分一刻。
斐濟最終以24:12挫肯雅連續四年香港站封王
交相壓力,並不單自連拍成功或失敗,而是能否交代圖像的意思。正如不少人所講,「影運動有幾難?連拍夠快夠多就得啦…」要拍攝,確實要連拍到一堆運動中的人真的不難,難就難在這疊相片當中能否看出意味嘛。我實在花了不少時間在兼顧這些元素當中,本來想拍些其他東西,時間都不大足夠,只是在空檔期間勉強抽空拍攝。
其實一直最想去拍周邊影像,希望這種拍法才夠全面,以下是部分周邊影像。
銀盃決賽奏國歌一刻,美國球員隨即轉身肅立,與後面觀眾成對比
阿根廷球員宛場後接觸球迷,有球迷豎起姆指鼓勵
拍攝不只框內的對焦點,還能看見切實的體育精神
俄羅斯加拿大的一場,最後一球雙方同時撲下,這爭議球也讓不少球迷力竭聲嘶,經過回帶後終判俄方得分。經過球証一槌定音,兩位球員從忐忑心情反過來,站起擁抱迎接塵埃落定的結局。
(下圖)日本就憑著最後一個絕殺球,以19:14再度挫德國重返世界系列賽,當刻德國球員無不失落至極,甚至抱頭卧地。相反獲勝的日本球員相擁狂呼,落差很大。
落敗的德國隊球員
日本 終以19:14絕殺德國
場內場外的拍攝思維
曾有一段時間,我走進了觀眾席當中拍攝群眾反應,有時走到「火力全開」的影友群旁邊,無時無刻都會聽到一連串的快門聲響。而場邊板凳只會聽到零星的快門聲音,只有球員已經非常接近才會全速連拍,以免因連拍緩衝錯失重要畫面。
港隊今次唯一一場勝杖,以19:14比分擊敗津巴布韋
(文、圖:Zulu Lo)
credit: TMHK.org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旅遊攝影師手記】一次未知之旅—茶的故事
當攝影師總是容易得到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我試過乘工作便利飲飽食醉,又試過因工作而有機會攀登澳門旅遊塔,今次收到的工作指示就更特別了—影茶。跟平常的工作不同,這老闆還特意約我面談,及後了解過大家的想法,交流過意見,才知道他想要辦一門公平貿易生意。不過,像我這種不呷茶的人來說,茶世界好像太難懂了,更何況將茶業投進公平貿易?
出發當日,當我在火車站看見老闆,才鬆了一口氣.卒之經過四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高達42度的廈門。
足足七小時的車程才來到武夷山
技藝成就好茶
最初老闆擔心找不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攝影師,因而也刻意漏說了不少細節。或許只有像的般的傻人才不怕死,拼命要玩才接這工作,當天我還記得老闆在火車上跟我講解細節,詳細講解做茶工序,採茶、炒茶、焙茶。而要成就好茶就得算焙茶師傅的功力,而今次要拍攝的正是焙茶師傅。
平日只會在酒樓才會喝熱茶的我,來到這焙茶房,率先感受到大不同。甫打開竹隔,一陣茶香已撲鼻而來。
武夷山市區本來就沒有甚麼好逛的地方,加上日間四十多度氣溫,實在難以外出,唯有每天看著焙茶師傅。看著他每隔50分鐘,搬下每一籠茶葉、測溫、增減石灰控制火候、再翻弄每籠茶葉,放回原位。每天如是,直至一個月完結。原來做茶可不是容易事,每年兩造,雖只是每年辛勞幾個月,但也不是容易得來的錢財。
鬥茶世界
焙茶師傅說,他絕不是頂尖人馬,但只要能力做到都要盡力做到完美;而且只有愛茶的人,才會做到好茶。其實何謂好茶、好師傅呢?原來武夷山政府會舉行鬥茶大賽,讓各焙茶師傅拿出作品一比高低,而同業間也能遇到值得敬畏的高手,互相切搓。各人的培茶過程相當機密,沒有一個人能窺看,更遑論偷師?但他也從比賽中試過這些國寶級茶師的作品,聽起來做茶師傅的世界還有點像精靈訓練員。
如果要選一種身體特徽來代表焙茶師傅,相信一雙手必定無可取替,因為焙茶師傅通常擁有一雙黑邊指甲,這不是甚麼污垢,而是每次翻弄茶葉而積累的茶屑,洗也洗不掉;手雖粗糙,但又沒有作為農民或苦力的磨蝕痕跡。
《印像大紅袍》—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共同組成的“印象鐵三角”領銜導演,是他們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像海南島》後創作的第五個印像作品,也是以雙世遺產地——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
臨走前的一個清晨,我自己走到茶山去,可惜緣薄只能遇上剛剛萌芽的茶苗。遠眺山腰還是茶田,回頭再看還是茶田,也跟這個城市一樣,那怕是個的士大哥,原來家族也有幾個茶山。再問街口商店老人,家中小的也是唸茶,有的也是導遊帶人喝茶。
用大王峰的晨曦總結今次旅程吧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貢上門飲限定山崎、響30:蒸餾廠見學之旅
作為威士忌愛好者,飲勻全世界或者是人生目標,而走勻全世界威士忌蒸餾廠相信是附帶的目標之一。而我今次就向著人生的第三家蒸餾廠—山崎蒸餾廠進發,十分幸運又帶點「負碌」參與到蒸餾廠見學(參觀),今次可說是傻人有傻福,因為見學可是常常爆滿,預約期往往是個多月的時間,但誤打誤撞「貢上門」卻剛好遇上空位,怡好成為見學一員。
從蘇格蘭到山崎
貴為日本本土首間威士忌蒸餾廠,山崎承傳著蘇格蘭的傳統,但又滲入了日本的細節,從蒸餾的過程中就更是見微知著。
做威士忌步驟不外乎發芽、糖化、發酵、蒸餾、入桶、陳年,山崎也是一樣,不過在蒸餾過程就有不少微調,就以煮麥汁的糖化槽為例,藉得留意的是山崎所用的是木桶!
經過糖化、發酵後的溶液就會流入銅蒸餾器,進行二次蒸餾,過程間會用不同尺寸、結構的蒸餾器反覆蒸餾,常說見到這種蒸餾器就肯定是做威士忌了。
暫時人生去過三間蒸餾廠,蘇格蘭glenkinchie、台灣Kavalan,今次來到日本山崎都是頭一次親身走入陳年倉,輕撫著陳年不過兩三年的酒桶,還是希望它們能起碼待上十多年才被發掘吧!
以不同大小、種類的木棚做過桶,引爆微妙的化學反應
山崎一直堅持要用來自山崎的山泉水釀酒,所以位於蒸餾廠後山的一小部分位置特別劃出水道,而這個位置亦成為見學景點之一
見學最後尾聲—tasting,每人都可以試飲三種山崎威士忌,其中兩種更是蒸餾廠限定作!三種分別是:山崎白橡木桶原酒、 山崎桶葡萄酒桶原酒 、 新山崎單一麥芽威士忌 (兩杯) ,而且每人亦會獲發一瓶山崎有氣礦泉水(用作調製Highball,日本流行飲法,威士忌加入有氣礦泉水,減低酒精度更適合大眾嘗試 )而且附有山崎出產的佐酒小吃,加上以山崎水源製作的手工大冰塊,單是這一部分的價值已經遠超見學的1000yen收費
酒廠取用山崎天然水製自家出品的梳打水,紀念品部亦有單獨出售
三得利威士忌展示館,可謂響、山崎的舞台
歷年山崎都會放上架保存兼展示,不過眼看手勿動!
紀念品部山崎威士忌杯、杯墊、佐酒小吃等有售,產品以紀念品為主,反而未有如其他蒸餾廠般推出太多限定版威士忌,想入貨的朋友可能會感到較可惜
蒸餾廠專屬酒吧,平飲響30
如果沒有參加到見學,來到蒸餾廠又沒理由單純走一圈吧?所以蒸餾廠又設有專屬酒吧,幾乎全系列的三得利威士忌都能在這裡飲到,不過沒有去年獲whisky bible選為全球最佳威士忌的 Yamazaki Single Malt Sherry Cask 2013,當然同場還有已納入三得利一員的 Jim beam 及響家族。
一打開 drink list,我就被「響30 」的大名震懾,除了因為名氣之外,而且價錢極為合理,僅兩百多港幣一杯(約10ml)!
今次所點的包括以極稀少的北海道水楢(mizunara)釀造的山崎原桶、響30、 剛蒸餾過的山崎原酒(新酒)。
見學預約網址:
http://webapl.suntory.co.jp/factory/yamazaki/course/c__00010/?LISTFLG=1
三得利山崎蒸餾所
電話:075-962-1423
營業時間:09:30-17:00
地址:大阪府三島郡島本町山崎5-2-1
交通:前往山崎蒸餾廠,從京都乘坐區間鐵路約25分鐘/ 從大阪乘坐區間鐵路約40分鐘,至山崎站下車步行15分鐘抵埗。
官網:http://www.theyamazaki.jp/tw/distillery/index.html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圖片故事】你可能不會知道隨手扔下的膠樽變成怎樣
可有想過我們隨手購買的樽裝飲品,隨便喝完以後,隨手扔進回收箱後會經歷怎樣的過程?有時,我們會追尋食物的來源,講究一瓶葡萄酒的來源,研究怎樣盡用剩食,甚至千方百計使一種食物有更多享用的方式;相反用來包裝它們或者提升我們生活質素的塑膠,往往在用完之後隨手一扔,就沒有人知道塑膠會變得怎樣。
雖然政府與學校恆常推廣「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回收口號,但我們好像只是參與到最皮毛的部分,就是把膠樽投進了回收箱,究竟投進箱後會有甚麼經歷?今次我跟隨基督少年軍- 臻睦中心的項目主任 Edmond 追尋看不見的膠樽的後旅途。
收集過程
臻睦中心會到土瓜灣屋苑收集膠樽,跟全港大多數屋苑的回收過程一樣,也就是我們將膠樽投環進回收箱後的第一步,每星期會有環保大使到指定大廈收集棄置塑膠, 以一個約700戶居住的屋苑計算,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到50-60kg塑膠,回收率約佔臻睦中心整體收集量的0.6-0.8%。
除了大廈收集,中心也會設立街站回 收,從街站而來的塑膠與屋苑的來源有所不同,因為大多從「街婆」而來,她們有拾荒者,也有專門街市商販的服務者。因為垃圾站每人每日只能棄置100公斤固體垃圾的規定,使 「街婆」不得已要源頭減廢,已便預留限額置棄鮮貨,所以她們往往是最精明的回收者,也懂得將不同類別的塑膠分門別類。
踏上回收之旅
從街站或大廈收集得來的「雜膠」會先運到服務站分揀及壓縮。
回到服務站先要將膠分類,「啡膠樽」雖有七級,但膠的世界卻有千千萬萬種成份,沒有人能完全通曉。
怎樣才算是適合回收?台灣的寶特瓶飲料通常會有易撕招紙,因為招紙是不能回收的緣固,以便用家先移除再回收,反觀香港卻鮮有同樣設計。而除了招紙因不能回收外,樽蓋與樽蓋環也應該在回收前移除,因為附有樽蓋的膠樽會難以被完全壓縮,使每次能回收的膠樽就變得更少,所以大家可以考慮下次投進回收箱前先移除樽身招紙及樽蓋。
回收店的當眼處總是掛著一大紮鋼線圈,今天才知道壓縮後的方形廢物原來要用鋼線捆绑,使廢物不會散落。
從事回收可以是危機處處,除了有機會被破碎塑膠割傷,壓榨機 也是有機會傷人,在反覆壓下後內裡的塑膠積存了龐大的壓力,不僅使艙門大力彈開,同時亦因壓得太緊固,難以插入鋼線。
本來高度至肩膊的塑膠經反覆壓榨後,體積已減少至原來的一半,也變成了四四方方的「貨物」。
過磅, 然後上車。
三個服務站收集得來的塑膠不消一星期就能將尾斗完全填滿。
跟隨司機Dee哥將收集而來的塑膠送往回收場。
貨如輪轉的回收場
這裡的「貨物」貨如輪轉, 剛剛等到場內的一大個廢紙集裝箱離去,Dee哥才抵達回收場便要立即卸貨,因為外面又來了另一架貨車等候著卸貨。
只是十多分鐘 Dee哥 就已經將整個尾斗,過千公斤的「貨物」卸下。
連同旁邊的塑膠,今次卸下的貨物已經足有千多公斤。
每架貨車進、離場前都會經過地磅,透過入場前後的重量對比計算回收價值。
除了一雙手套之外,計數機與及重量紀錄是回收業者必備的工具之一。
難以想像的真實景況
成千上萬的膠樽卻只是場內的冰山一角,其中還可以分成數大類的塑膠,用途也各有不同,例如常見的飲品、清潔劑外,也有專門運載化學物的工具,價值亦各有不同。試想想,此回收者已經是屬於中小型規模,本地有更多更大型的回收場,需要處理打包的數量分分鐘是這裡幾倍,甚至數十倍,究竟香港是否能容納海量的塑膠廢料呢?
換個角度,你會見到更多的塑膠廢料被堆疊起來,足足有兩到三層樓的高度。
回收業也有淡、旺季之分?回收市道往往與石油市場成正比,當油價高企時,膠的價值也隨之變得水漲船高,使「廢膠」也因而變得搶手,相反油價低迷時,塑膠回收反應會變得冷淡。
其實塑膠只要黏上污積或混有雜物 ,就可能因為需要高昂變的處理費用而得毫無價值,最終不被回收,甚至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 ,也是政府與環保組織經常提醒大家必須將膠樽洗淨才投入回收箱的原因。
即使非生物降解的膠袋其實也能被回收,被回收的膠袋經破碎後,會同場「啤」成黑色垃圾膠袋,也就是屋苑派發的 垃圾膠袋。一旦實施垃圾徵費計劃後,需要用上指定的收費膠袋,到時這些廢膠袋會否變得無用武之地呢?
後記:看著街上的車仔,反觀香港的回收發展相比鄰近的南韓、日本、台灣來得慢,有人會歸究其地方也有完善的回收制度,也有完整的教育,但可別忘了推動回收的一大部分責任可是在我們手上。
而現 時香港光是家居廢物,每日就有達到6,418公噸,相等於400架雙層巴士體積,面對日益嚴崚的環境問題,還是由源頭減廢開始,並將能重用的資源回收才是大家能做也不難做到的方式吧。
平日經過旺角街頭的回收箱,往往發現滲入了各種垃圾,即使是投進了正確的塑膠,亦會發現人們同時將載有醬汁的器皿投入,使整箱回收物都被污染,反而弄巧反拙 。其實回收並非單純扔垃圾,如果想令塑膠能真正被回收重用,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 清空塑膠容器
- 簡單清洗
- 把膠樽的樽蓋扭開,並除去樽身的招紙
- 將膠袋分開
- 逐一放入啡色的塑膠回收箱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獨行勇闖恆河聖城:用影像穿越語言界限
甫進入Varanasi 便遇上停電與大塞車,周遭的吵鬧聲響已經把我嚇怕了,心裡還怒吼著:究竟我為什麼會來這個鬼地方啊?在這裡待上幾天,才發現 Varanasi比前兩站更可愛!
抵埗 Varanasi 當晚,從這個位置眺望,真有種感覺:我來到長洲了嗎?而我預訂的民宿門口剛好是一間拜樹的小廟宇,聽著浪聲與祭祀的鐘聲就感覺似在長洲般,還是我太想念香港?
我住在其中一座祭壇上方,剛好我還是在天台層,每天早上起來就走出來看看近河的階梯,每天大約早上八時、晚上六時都會有祭祀,其餘時間祭壇就成為街坊聚腳地點
走進印度人的婚禮,搶新娘好刺激!
當坐車入城遇到了不同的婚禮花車隊伍,還想拜託旅館找人讓我去看看印度婚禮,怎料某天走在街頭竟然也剛好遇上婚禮了!
婚禮花車隊伍會在晚上巡遊,每當遇上停電,隊伍便成了街上最明亮的標記
在街上走著,忽然看到一道巷子裡很多人聚集,使本來走過了的我也回頭看看,才發現真的在舉辦婚禮
人群之間有「大妗姐」向新郎讀經及祝福,而大家都耐心在旁看著,即使小朋友也留心看。
此時,屋內女方家人會從窗戶偷看屋外情況,我不停嘗試拍攝,不過她們對鏡頭實在太敏銳了。 雖然有震動,但還是這幀夠真摰,當刻看著她們既心急又緊張的表情,就好像忘記了自己才是過客。
攻門一刻竟突然發生!當我定神過來大門已開啟,原來在門前的大漢也退到後排,變成由女士頂上「講數」。而我卻被請走了,雖然附近的街坊一路請我拍攝,但老友記卻要收錢才能拍,最終附近一位女士為我解圍,護送我離開,還是跟新娘子緣慳一面呢。
影像是我們唯一的語言
Hey!My Friend!…… 本應是騙徒的貫常開場白,正當我準備直接無視前行,忽然紅衫的他走過來,指手畫腳續說:「 Photo, Photo… 」而我也停下來試著理解他,終於明白他是想我用相機替他們拍攝。
當我舉機一剎, 本來目露凶光的雞佬們終於展現了久違的笑容,然後我小心翼翼的跨過地上無數血肉羽毛走向他們, 讓他們看相片,他們拿出或只有數十萬像素的手機不停對著相機屏幕拍,忽然間我覺得很快樂、很滿足。
坐飛機去 Varanasi
從德里 Delhi 往瓦拉納西 Varanasi,有不少人會選乘火車,大約需要十多小時,但勝在可以體驗風土人情,而且費用平,不過預約售票十分麻煩。所以,我就選擇乘飛機來往(其實不過是買不到火車票……),機程僅一小時二十分鐘,但票價可不算相宜!
現時有四家航空公司執飛該航線,Air India, Jet Airways, Indigo, Spicyjet,前兩家是傳統航空,後兩家是廉航,單程票價從200-800港元不等,好處是用skyscanner就能找到買到,而毋須使用極麻煩的訂票系統。加上能夠負擔相對高昂機票價錢的乘客,本身質素也較高,機上其實沒有太多大包小包的乘客或高聲暢談的情況~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www.instagram.com/zulu1px/
打開攝影師的隨身小袋,發現使拍攝更順利的習慣
相信每位攝影師都有種習慣—把某些重要的物件隨身攜帶,一來方便在拍攝途中取用,二來也可確保這些物件得以妥善存放,當然我也有同樣的習慣。不同種類的攝影師,自然有相應的物件要帶上,而我就喜歡拍攝時帶上一個小單肩包。
除非拍攝需要靈活及機動性的活動,否則小型單肩包一般都十分方便,而且蹲下時也不會構成阻礙,加上出街也較好看。我就曾經試過用「潮牌」以至日本雜誌附錄袋當作拍攝隨身袋,雖然稱得上「Good Look」,不過最擔心是載重能力與肩帶的承受力,如果剛好要備用 70-200 f/2.8 這類有份量的鏡頭特別膽戰心驚,但市面上要找好看、好用且不貴的袋實在不容易。
選購拍攝用袋大概會遇到的情況
回到正題,有幾樣東西我每次拍攝必定必定要帶在身上,如果有一天沒隨身攜帶可說是「周身唔安樂」!至少要帶上一顆當刻拍攝隨時會用上的另一顆鏡頭,即使僱了助手要傳遞鏡頭也得要花一點時間,如果自己帶上可迅速換鏡拍攝。除此之外,備用的引閃、後備相機電池與記憶卡與及名片等都是我隨身小袋中必備物品之一,也是在一旦失效或更改設定時可以最短時間設置好,所以隨身單肩包對我而言也有頗大的功用。
近來為所任教的社福機構旗下社企餐龐拍攝,跟學生們一起到址拍攝,除可鼓勵思考,又可從實戰中獲得寶貴經驗。而今次拍攝需常備的器材盲包括,後備引閃器、電池及一些裝飾與清潔工具,隨身帶上的確有助拍攝過程更流暢。
雖然仍有進步空間,不過相信大家已經上了不一樣的一課,並享受到拍攝食物的樂趣。
今次拍攝我帶上 Manfrotto National Geographic Australia AU 2350 小單肩包,最得我歡心的必定是搶眼顏色與紅色意大利皮革細節 (因我十分喜歡皮革,相機帶也是真皮的!),擺脫過往黑色帆布的相機箱包的設計「常規」。
而針對本身儲物實用性,單肩包足以擺放一機兩鏡、一鏡一閃等配搭,隨著隔層調動可以改變儲物位置,防護隔層也能針對性保護器材。在拍攝途中我可以將最常用的器材放進袋口內,其餘器材置於拉桿箱內備用,也不失為好方法。另一重點就是背後的橫帶,方便我將單肩包掛上拉桿上,對拖著疲倦身驅回家的我能減輕肩上負重,這設計實在是拍攝完畢才發現的恩物!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買張機票就出發:流浪德里
一直以來,我對印度都沒甚麼興趣,至少在印度並不在我搜尋機票的歷史紀錄當中,但是為了在人生空檔的時間給自己一點點挑戰,我卻選擇了隻身前往印度。而且,還是完全沒有計劃,隨便買了德里的來回機票就上路。
出發前半個月才發現網上Tourism Visa需要在印地址,才訂了頭幾晚住宿,這可是一場災難的旅程,不過只要跨得過難關,這些回憶都是平日生活中難以獲得的。 不過,首先想要跟大家推介幾個德里的購物好地方,先滿足大家消費慾。
人氣手工藝市場— Dilli Haat
外國人必須買票進場,門票費用60盧比
德里手工藝中心,大約每半個月轉換一次檔攤,從印度首飾品、布料、印度傳統服飾、絲綢、羊毛製品、銅器與金屬發石藝品、布畫等都一應俱全,據說在此擺賣的都是印度工藝品部門註冊認可的工藝家。
眼見無論本國,抑或外國女性遊客都滿載而歸,琳瑯滿目的民族服與首飾與及大理石製品都是採購之選,相反針對男士的商品與檔販就少得多,而我也空手而回了。但 Dilli Haat 內有不少食肆,即使大家兩手空空也可選擇填飽肚子才回去。
你敢飲嗎?因為園區有劃分開食肆區域讓店家營業,但相連的店家往往會指相鄰的店家都是「同一家」叫你隨便坐,所以選定前要留心看清潔菜單的店名與價錢。
好味得忘記飲食陷阱的 Thali
Dilli Haat
地址:Dilli Haat, West Kidwai Nagar, Kidwai Nagar, New Delh
交通:Uber來回Dilli Haat
懷著一切都不知道且中伏的心情來到德里,首先要習慣身邊肆意看著你的目光,然後要適應與店東明槍暗劍然後開天殺價的交易過程,卒之來到印度之行唯一逛得最自在的市場— Khan Market,甚至形容為 SOHO 區也不為過!
新德里的SOHO購物區
在印度購物必須要習慣像「地痞」式雜貨店的方式,有沒有要問、幾錢要問,而Khan Market這裡的店鋪大多會將貨品上架,不少店鋪更會在貨品上打上價錢,購物安心但價錢較貴。而這裡亦有不少像超級市場般的商店售賣調味品、生果等,購物相對較為方便,唯獨價格較其他市場為高。
在印度吃正宗法國甜點
在法國有名的L'OPERA餅店,也開店到新德里了
(地址: 地址:Shop No. 5B, Khan Market, Rabindra Nagar, New Delhi, Delhi )
感覺上味道差無幾,可是收費是本港價錢,折合大多30-60港元一件
Khan Market 人氣烤雞卷
tripadvisor 推介的烤雞卷外賣店:Azam’s Mughlai,在網上大受好評,其本上在 Khan Market 就只有它門外排上長長的人龍,基本上即叫即做。
(地址: 1B - Black Lane Of Khan Market, New Delhi, Delhi 110003)
餐牌及價目 (其實價錢也不算便宜)
烤雞卷,這裡是兩份,肉汁豐富,但餅皮與印象中的有所不同,因為十分鬆軟,配以乳酪及微辣香草醬料~印度菜經常會伴以生洋蔥作配菜,據說生洋蔥在腸胃內具一定的殺菌效果,不過切片時的環境衛生……我還是有吃到的。
Khan Market 感覺上治安不錯,除了有大量保安外,這裡還是名車雲集的
滿滿的生果貨架
Khan Market
地址:Khan Market, Rabindra Nagar, New Delhi
德里可是一天到晚都會塞車的地方,短短一公里路程可是要待在車上半小時以上,加上體感溫度超過40度,我也只好待在車上了。而我個人在德里通常以UBER代步,UBER是較的士可靠的交通工具,唯一香港人不太習慣的可能是這裡的UBER是共乘制。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花蓮六十石山】風暴來襲前的金針花海
踏入九月,大家都想抓緊夏天的尾巴,而我就來了臺東,幸運地趕在颱風莫蘭蒂襲台前遊覽花東地區。登上著名的六十石山欣賞金針花海,然而不到三天時間,整個美景就被颱風徹底摧毀,不禁概嘆遊覽美景可真是要把握機會!
今年富里鄉農會首次推出接駁專車,以農會展銷中心作起點及終點,以9座白牌車穿梭山上主要的花海觀賞點,收費為每位400台幣,另外還送一瓶飲用水、一包珍珠米及一包金針花乾。
乘搭國光號從花蓮前往富里,車程約需一個多小時,從地圖上所見東竹車站距離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較近,不過農會並不建議在東竹下車,因為東竹未必可以截到計程車或租車,所以大多數人也會在富里下車再轉乘計程車前往。
來往農會與富里車站的計程車每台單程收費大約 150 台幣,這價錢絕對是值得付的,因為我去程時沒有跟人併車,硬生生在曝曬下走了4公里,足足走了50分鐘去農會,回程急不及待找人併車回去。
六十石山可謂扭曲了香港人行山的概念,食檔卻是滿佈整道山路,完全毋須擔心補給
就地取材的炸金針花及金針花湯,味道……我只能說富有當地特色
走入花海內,略為 Zoom in 就可以拍到無盡花海
天氣好的日子,你就可以拍捍到富有夏天氣息的小清新相片
每部車從每站開出時間大約相隔15-30分鐘,有時滿載也會即開,上山的一程只有我一個,也會準時發車。
山上可遠眺玉里、富里的景色
山頂「小瑞士」全境,大概這裡的美景根本不必矮化成為小「瑞士」,單是眼前成千上萬的金針花,與及四周連環山巒,這美景實在讓各位遊客能深刻記住它的名字—六十石山
經過莫蘭蒂來襲,山泥傾瀉與山路坶方以致花季活動提早完結,想遊覽的朋友就唯有明年請早
山上天氣變化比較大,建議帶備遮陽工具或雨傘,而喜歡拍攝的影友亦可提早上山拍攝縮時作品,天氣及光線變化十分吸引,甚至有機會拍攝到像油畫般的戲劇性光線。
器材:Sony Nex6、Tamron 18-200mm F/3.5-6.3 Di III VC (提供:Tamron Photo Club騰龍攝影會)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Yahoo! 旅遊專欄:https://hktravelnow.yahoo.com/tagged/zululo
DCFever 攝影專欄:http://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186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303 米 Rooftoping—登上澳門最高點絕密拍攝
近來一直想找一些既難忘,又可以挑戰自己膽識的活動來玩,雖然幻想過跟「戰鬥民族」一樣玩天台拍攝,但始終不想白白斷送生命,所以有所卻步。而觀光形成的 adventure 活動就比較適合我,「想玩但不想玩命」的朋友;始終留住命仔,先有得繼續玩嘛。
輕鬆體驗 Rooftop 樂趣:高空漫步
今次獲 AJ Hackett Macau 邀請到訪,由淺入深首先當然要體驗一下在摩天外圍漫步的樂趣,還好當日天朗氣清,在無阻礙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遠眺香港的大嶼山!加上今次特別得到舉辦方批准攜同相機參與,才能成就這一次難忘拍攝體驗之餘,亦讓大家可以窺探澳門最高點的景色。
高空漫步步道位於最高的 61 樓層( 233 米)外
今次我特別得到館方特許攜同相機參與活動,除了身上的安全裝備外,相機亦需作一連串的保護,並以繩索緊扣防止相機墮落
每次高空漫步總會引來玻璃窗內的羨慕目光,不過最令我著迷的還是居高臨下的視覺
從 233 米向下看,就是這樣了!不畏高實在有極大優勢可以玩得盡興,其實不少畏高的朋友只要休息一會,適應過後也可以投入當中
高空漫步的中途,領隊職員會邀請並指導你做出不同的高空動作,當然不少得拍攝留念,似我這樣半身濟空,原來「其實唔難」!
從高空漫步步道看氹仔,在情朗的天氣狀況下,除了可盡覽澳門連結氹仔的三道濱海大橋外,更可遠眺大嶼山 (遠方藍色水域部分的海島就是香港的大嶼山了)
雖然大家無法攜帶自己的器材參與活動,不過每一個活動都有安排專人為大家拍攝,大家可以禮貌邀請他們為你拍攝所需的畫面
笨豬跳跳台就在高空漫步步道旁,大家也有機會在外面觀看笨豬跳玩家躍身一刻
攀登世界十高觀光塔:303 米高空 Rooftoping
講起澳門旅遊塔,大家或者會想到「笨豬跳」或者「高空漫步」的刺激活動,其實大家亦可以一手一腳攀上這座世界第十高的獨立式觀光塔,加上有專人帶領及準備好齊全的安全護具,過程安全得多。
領隊職員為參加者細心檢查防護器具
一手一腳攀爬到頂點,其實不知不覺間已爬了好幾十米
從 79 樓 (303米) 向下看的視覺,超誇張!
從地上仰望澳門旅遊塔,你知道 303 米在甚麼位置嗎?
答案:303 米在這裡 (箭嘴標示位置)
tower climb 所用到的裝備較高空漫步更複雜,加上我另外攜帶上單反,裝備、負重加上連續攀爬,可謂對體力一大挑戰
從 303 米出發到 338 米的一段,終點在望可真是要加油!
位於 61 層的半露天觀光層,大多數的挑戰活動都會在此出發,個人推介日落時間登塔觀光
另外,參加過活動後會獲發會員証,下次再玩就可享優惠了,而部分優惠更是全通用,例如高空漫步就可以於澳洲、新西蘭、法國、新加坡及俄羅斯使用。
後記:
其實我早在半年前已經獲邀到訪,只是我還未有跨越自己的決心,到半年後的今日我終於試過攀上高塔,終究還是要先決心踏出,才能超越自己。話說從辭職旅行之後,才發現自己應該要過一點不一樣的生活,若要說是挑戰自己,不如是對自己生活的一點回應。
高空漫步 (Sky Walk) 參考價錢為 MOP788.00、百步登天 (Tower Climb) 參考價錢為 MOP1888.00,詳情請參閱: goo.gl/ggdw4g
嗚謝:AJ Hackett Macau、澳門旅遊局
*如非特別批准,參加者需將所有個人物品存放於儲物櫃內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Yahoo! 旅遊專欄:https://hktravelnow.yahoo.com/tagged/zululo
DCFever 攝影專欄:http://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186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槍迷必入!】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下)
位於暹粒市郊的戰爭博物館相對平靜得多,戰場上的殺人武器如坦克、炸彈、槍支像是被封印般放置在草地上,經過戰火洗禮後,武器露出了一第古銅色的鐵樣外殻。 而此地過往更是地雷區,同時亦保留了掃雷部隊工作介紹的地區,另一邊館方展示受地雷所傷的軍人與平民的相片,戰爭實在太可怕。
暹粒柬埔寨戰爭博物館
一膛迫擊炮
柬埔寨軍方的Mi-8直升機
大量戰場上迷置的長槍
棄置的機槍
如果喜歡軍事的男孩而言,戰爭博物館可是不可錯過的景點,因為館內的展品大多都是真品,從市區出發乘坐TOKTOK大約4美元。
War Museum Cambodia
地址:Kaksekam Village, Sra Nge Commune, Siem Reap, Cambodia
AK M4 你還記得嗎?
相信與我同年紀的男孩不會忘記每天放學回家開場打CS1.6,在「AKM4」場上殺敵的英姿吧,如果想親手扣動AK47與M4A1的板機就要來柬埔寨了。
不要問來源!負責人指大多數槍械都是「打過杖」的
不少二戰槍械如M1卡賓槍等也能在此玩到
柬埔寨是槍械天堂?
也許是看得電影太多,我問負責人(英語譯中文口語):「其實柬埔寨係咪好多人有槍架?呢到嘅槍係咪好平好易買?」
負責人:「你聽邊個講架?」
我:「睇戲囉,又黑社會又有毒犯,佢地都有槍嘛⋯⋯」
負責人:「其實係我細個既時候,槍械的確好流行,一支AK47不過係20美金,不過時代變啦,而家一支AK47都要幾百美金。加上槍械管制嚴咗,基本上帶槍一定有人知,一般有槍既都係警察同保鏢多。」
M4A1後座力不大,槍聲不算太響亮,毋須帶耳塞
AK47後座力都幾大,每發射一下像是一拳拳被打到肩上,帶上耳塞後仍聽到像炸彈爆炸般槍聲
靶場收費
以m4、m16或AK47為例,打一個彈篋為50美元,約390港元。部分靶場提供多人套餐優惠,並連同來回點對點接送服務,有興趣可以在trip advisor等旅遊資訊網站搜尋。
Fever Travel 旅遊頻道繼續連載柬埔寨遊記:
柬埔寨遊記1—奔跑吧,跑去柬蒲寨首都金邊
柬埔寨遊記2—飲飲食食@柬埔寨
柬埔寨遊記3—吳哥攝影分享
柬埔寨遊記4—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上)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Yahoo! 旅遊專欄:https://hktravelnow.yahoo.com/tagged/zululo
DCFever 攝影專欄:http://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186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赤柬集中營之旅】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上)
柬 埔寨遊記連載到最後一章,今次的故事是有關柬國的歷史,眾所週知紅色高棉在統治柬國的前後讓柬埔寨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禮,再加上連連內戰與政權變更,令國內 發展一度停滯不前,現代的柬埔寨王國足足用上超過十年時間才能回復。而柬埔寨至今仍然保留著不少當年的戰火遺跡,為的是要警示世人,切勿重稻覆轍。
走訪位於金邊的赤柬S-21集中營,我以為我能在參觀期間仍可處於泰然,但事實⋯⋯前身是Tuol Svay Prey 中學校舍的S-21集中營,在1975年被赤柬改建為專門囚禁前朝官員、被認為通敵間諜的「第21號安全監獄」(S-21),同時亦變成集體處決中心。
S-21的建築群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結構
部分人被囚禁於獨立牢房,每間牢房均是密不透風,即使參觀當日的陽光普照,在牢房內依然十分陰暗
倖存的畫家Vann Nath 被囚禁的牢房,牢房內有一扇窗屈算是幸運,絕大多數的牢房都沒有窗戶,被囚禁人士根本分不清日晝黑夜
著名的讚腦機,本是由法國人發明
自從有被囚人士突破守衛一躍而下後,S-21的管理員也因此圍起了帶高壓電的帶刺鐵絲網,以防再有被囚人士越過圍欄跳樓自殺
一張張「犯人」肖像相片放滿了幾個房間,當我逐一細看牆上臉孔,我實在也忍不住流淚
據audio guide的錄音所指原來這裡的幾千張相片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相片連同個人資料與他們的性命早已消失於世上。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相片當中更有大 部分原來是S-21裡的工作的初級幹部。S-21規定獄卒要從「敵人」口中問出情報,而這些「敵人」卻大多只不過是普通平民,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下獄卒就會 使用酷些刑達至目的,但往往因為被囚者愛過度酷刑而死,使幹部因為錯失殺人而成為了階下囚。
在 S-21集中營的死亡率幾乎是9成9,了估計死亡人數高達二萬人,一旦進去就不可能出來。即使受得了酷刑,也會因為惡劣的衛生因素而死,受赤柬的洗禮醫 生、護士早已被處死,牢房內只有沒接受正式醫療訓練的衛生員,為未問出情報的被囚人直「吊命」。加上一旦問出情報,被囚人士會視為敵人或已經沒有利用價值 而殺死,這種人性遊戲確實很可怕。
用作審問的房間,一磚一木也沒有改變過,甚至連牆上的血跡也沒有清洗過
鑽腦機相片,右面是疑受鑽腦酷刑的母子
每天前來參觀的學生絡繹不絕,而赤柬時期的歷史也納入了教程當中,使新一代也能毋忘血腥歷史
入口的花園位置放置了八副白色石棺,代表越軍攻入S-21時發現最後身亡的八位被囚人士
倖存晝家在賣書
上文提到,我以為我能在參觀時處於泰然,其實走到一半已經感到十分傷感,有人會認為「陰氣太重」,如果閣下有宗教信仰的話,不妨戴上信物。而我參觀完S-21後就立即前往了市區的廟宇,待了一段時間才能平伏心情。
Tuol Sleng Museum of Genocidal Crimes
地址:St 113 & St 350,Phnom Penh,Cambodia
7am-5.30pm
Fever Travel 旅遊頻道繼續連載柬埔寨遊記:
柬埔寨遊記1—奔跑吧,跑去柬蒲寨首都金邊
柬埔寨遊記2—飲飲食食@柬埔寨
柬埔寨遊記3—吳哥攝影分享
柬埔寨遊記4—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上)
柬埔寨遊記5—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下)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Yahoo! 旅遊專欄:https://hktravelnow.yahoo.com/tagged/zululo
DCFever 攝影專欄:http://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186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吳哥攝影分享
遊柬埔寨的怎可不到吳哥呢?距離暹粒市區約半小時車程的吳哥城景區,除了是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外,亦是柬埔寨人的聖城,就連柬埔寨國旗上景點網上資料會將吳 哥窟與吳哥城稱為大小吳哥,當中以百茵廟Bayon為中心的吳哥城更是古時柬埔寨帝王的皇城,巨大的四面人頭石像,被尊稱為高棉微笑,所以在柬埔寨你不時 會見到紀念品或店舖標示「Khmer smile」,所指的就是這些石像了。
走入吳哥城內部,你可以見到久經風雨洗禮的古蹟群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風化,加上遊人的觸摸亦令磨蹭加劇,所以我個人呼籲大家不要坐在石上或「捽」石雕部分
位於「小吳哥」的巨大佛像,從旁欣賞可更清楚見到巨大石像的五官細節,你就更會驚嘆古人的巧奪天工手藝
吳 哥窟在網絡上被稱為小吳哥,其實當地人並無大小吳哥之分,而吳哥窟正是吳哥古蹟之中的神廟,而突顯其神聖地位,當地人大多直呼吳哥窟為Temple。以紅 砂石建造的吳哥古城建築群,最吸引之處必然是鬼斧神工的石雕,實在難以想像古人如何在堅硬的砂石上雕鏤出公整而且細緻的石刻。
而我最為欣賞的是吳哥窟內的華麗雕刻,每節的窗框石柱都十分公整,而且每個圖案都是絲毫不差
吸引不少華人遊客的「上天堂」先要經過驚心動魄的樓梯,而每次登上塔樓均有人數限制,由管理員派發証件再登塔遊覽,如遇人多情況��可能需要排隊等候
正當我以為吳哥窟僅為一座古跡景點,卻發現內裡果真有僧人帶同小孩唸經禮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宗教生活也算是一種特色的景觀吧
吳哥建築群有不少天窗用作採納自然光與通風,所以大家不妨抬頭仰望佛像,相信這種角度在香港就難以看到了
睡佛被僧侶披上金色袈裟
吳哥窟的「正門」,大多遊客都會在此處出入
相信不少遊客想會想一睹吳哥窟的日出,從暹粒市區出發來回吳哥窟的TOKTOK行程,大約7美元,司機會在吳哥窟附近等候。記緊持有有效門券及檢查日出時間再預約 TOKTOK !
Yahoo Travel HK 繼續連載柬埔寨遊記:
柬埔寨遊記1— 奔跑吧,跑去柬蒲寨首都金邊
柬埔寨遊記2— 飲飲食食@柬埔寨
柬埔寨遊記3—吳哥攝影分享
柬埔寨遊記4— 走過柬埔寨的血淚回憶(上)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Yahoo! 旅遊專欄:https://hktravelnow.yahoo.com/tagged/zululo
DCFever 攝影專欄:http://www.dcfever.com/column/info.php?id=186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SONY 小無反與標準鏡頭拍攝運動
用小無反加一支標準鏡頭可以拍攝到「見得下人」的運動作品?或者你會十分疑惑,甚至不會相信,但作為拍攝者,我會說沒有不可能!事源有一天晚上學生來電說要拍攝足球員運動的畫面,而我就吃過晚飯就帶同器材出發,或者大家會問懷疑我為何選擇用無反拍攝,而非使用普遍拍攝運動題材的單反。
因為當晚希望測試一下燈光器材與SONY無反的兼容性,而特別選擇了這樣的器材配搭,分別是某品牌的RADIO系列引閃及閃燈,配合一把120cm的八角傘作主體補光,加上另一支閃燈以窄角度向下作feature,兩支閃燈形成對角角度,而閃燈系統即使在單點引發的情況下亦可以在超過 1/400s 以上作高速同步,而這個功能為我帶來極大方便,即使我並非使用原生的CANON系統器材,亦可使用到較高速的同步速度,在1/400s的快門速度下已經能達到將足球員抽射動作定格的最低要求。
當晚在facebook上的直播片段
最終作品 (ISO400、16mm、f/11、1/400s)
拍攝困難
Sony SELP1650 E 16-50mm F3.5-5.6 PZ OSS 標準鏡頭本身非大光圈,在黑夜中對焦較為困難,所以需要用到陷阱對焦,並收小光圈覆蓋景深範圍。而拍攝需要掌握運動員踢出皮球的一刻,並需練習掌握快門時滯的一瞬間,而這個過程大約花費了一小時左右。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Yahoo! 專欄-,Stylemen:https://hkstylemen.yahoo.com/tagged/zululo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飲飲食食@柬蒲寨
當身邊人知道我要去柬蒲寨,第一句必定是「小心飲食」,第二句就是「唔好食街邊嘢!」不過⋯⋯當你發現店鋪食物原來都會中伏之後,其實街邊不街邊,已經沒大分別了,最重要是好味又飽肚。
難忘美食
一餸一湯,白飯住裝,冰茶任飲兼送西米露,盛惠2美元,吃於金邊市排檔,這家甜酸魚柳的味道還在腦海中呢~
經當地人介紹必食的柬蒲寨美食-胡椒炒蟹,第一次吃鮮胡椒的感覺好特別呢!口感像綠豆,當咬開胡椒就能感受到陣陣胡椒香味滲入口中,再加上一碟海鮮炒麵,一人晚餐僅是 4美元。
來到金邊怎可不吃金邊粉?還特別來到金邊潮人集中地-吉之島食金邊粉,哈哈。來到吉之島消費,可算是「使得起錢嘅象徵」,大部分顧客都是當地中產,更加是最多一個月才來一至兩次,皆因金邊吉之島的食、玩、買的消費水平跟香港吉之島可說是不相伯仲⋯⋯
席地而坐@金邊夜市
手指指下單,推命是柬蒲寨黃麵,麵質較硬身
一)金邊街頭很多燒烤檔,二)很多餐廳有售秋葵
廣場上的小孩,他們會負責收碟及清潔
食檔區域不設枱凳,大家席地而坐;先前往檔口購買,如果食物製作需時(如炒麵),店東會問你坐在哪裡,然後再送餐。
雞腎、豬肉、翼尖連酸菜共4串,不過3美元,不過略為燶一點點,還有沒入鏡的手撕雞炒麵,這晚花費不足5美元
手撕雞炒麵
金邊夜市,我最怕⋯⋯
「治安?錯!」、「衛生?錯!」,就是收碟效率太高,因為收碟工作大多由檔東的幼年子女包辦,只要你一離開,專業的小朋友就會火速上前收拾及丟棄你剩下的食物。作為獨行俠,只不過想去催促一下我的炒麵,怎料串燒就被扔掉了,噢惱~
懷念舊時大箮地?金邊夜市內重現,大家席地而坐,現場有歌手演唱,也有排檔售賣衫褲鞋襪 。不過,對不少金邊人而這,夜市確實非安全地方,還是最好提高警覺。
「坐低食以外的選擇」:外賣斬料檔
其實柬蒲寨街頭充斥著林林總總的美食檔,販賣著不同的餸菜,煮的、炆的也有,以魚肉為主,而驟眼所見大部分攤檔都會兼售燒烤食品,燒魚燒雞幾乎必備!
「日日都心思思試試街邊檔,卒之趁最後一晚幫趁酒店附近街邊檔,果然有驚喜!」因為語言不通關係,我特別在旁觀察了一陣,發現大部分客其實都會先要一個白飯,然後選擇餸菜。其實就跟香港的酒樓門外小菜檔一樣,基本上無需問價,食到飽飽還是很便宜。
傳統柬式甜品,配搭方式:1-選糯米或紅豆蓉或綠豆蓉、2-選椰汁或糖漿或南瓜漿或榴連漿(不是每個地方都有榴連漿供應,這像本港糖水鋪的XX甘露相近)、3-選配料如珍多或西米,最後加上椰奶及練奶就完成,街頭售價大約0.8美元,進店吃不超過2英元。
這晚晚餐大約6美元,其實味道不俗,但。好。鹹。好。燶,不過入鄉隨俗總要試一試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Yahoo! 專欄-,Stylemen:https://hkstylemen.yahoo.com/tagged/zululo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旅遊影集] 奔跑吧,跑去柬蒲寨首都金邊
像我這樣幾乎完全不計劃行程的人,出發前 幾天才訂酒店,去到才看有甚麼地方好去的廢青而言。金邊是個好地方,因為旅遊景點不太多,瀏覽tripadvisor時總不難會見到人說金邊不去那個景點 就再沒有景點可去了,這正合我這種極懶的旅遊習慣(笑)實質我可以把握最好的時間與光線在金邊拍攝。
位於金邊的柬埔寨國家博物館,內裡展示不同時代的高棉歷史文物,例如由古至今的農業工具、武器,以至皇室用品及古佛像等。雖然是了解高棉歷史的好地方,不過因為沒有冷氣關係,相信難以停留太久。
獨立紀念碑相信是金邊頗重要的地標,位處諾羅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的交匯處,有好幾次的toktok司機都說要帶我去看它,拍攝這一面大約是下午三時,你便可以拍攝到十分立體的光線。
金邊皇宮
要 拍好金邊皇宮其實有兩大因素,就是時間與天氣,天氣控制不了,那就留多幾天吧~我也十分幸運,離開金邊第二天,金邊就下連場大雨,市面水浸。時間方面,這 一系列都是大約於下午3時左右拍攝,成斜角的光線照射下來就顯得十分立體,能夠讓不同位置都能清楚展現之餘,還可避開大媽旅行團。
皇宮主座,內部不准進入,也不能拍攝,但你可從三面的走廊窗框中窺看內部,其建築設計也令這座建築十分通風,所以你會見到十分多遊客會在通道上乘涼
皇宮頂部的金色雕刻
皇室建築的橫樑設有神像承托,而窗門由紅、金兩色油漆鬆上
保護神—七頭蛇神,周圍也是它的身影
位於皇宮內的銀閣寺,其本上內部也是不許拍照,不過手機通常會通融,你可以聘請導遊為你解說,靜靜坐在寺內的絲質地毯上也是不錯的選擇,切記要留意內部的銀地磚,小心不要踩爛~
一百元遊河之旅
基本上,我每天起床都會瀏覽tripadvisor,再計劃每天行程。其中一種推介行程就是日落團,全程大約三小時,乘船暢遊湄公河,還包一程酒店接送不過是13.5美元一位,也備飲品小吃及新鮮果盤,性價比一流。
雖說是不錯的行程,但你會從船程中看到金邊的貧富懸殊十分嚴重,這裡有五金十色的賭場,也有佔據小島的無家者,也可看到這城市營營役役的運作,只是一河之隔的Areyksat 已經不屬於金邊行政區域,每天都有大量的從對岸 Areyksat 前往金邊城市工作。
從金邊返回 Areyksat 的民眾
佔據小島的無家者,僅是以不同的物件併湊成容身之所,背後卻是高樓大廈
從湄公河望向金邊
湄公河上的傳統柬式漁船
慘痛經歷:乘TOKTOK,記緊講價,不然你會白花很多錢呢~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Yahoo! 專欄-,Stylemen:https://hkstylemen.yahoo.com/tagged/zululo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攝遊生活:你試過窮遊了嗎?
大概我不是窮遊達人,現在的我不會捕廉航平機票,更加是奉旨寄艙,專揀靚時間坐飛機,換來的必然是機票費用較貴。不過,我一樣訓過機場,慳住去旅行,因為一次窮遊,足以改變你將來的旅遊習慣。
我 始終認為各位即使偏好某種旅遊習慣也好,都應該體驗一次窮遊,因為窮遊並不只是旅遊習慣,而是不一樣的人生經驗。試著自己一個人睡機場,感受一下「眼訓」 但又怕行李財物被盜的危機感,睡了一會好想躺在酒店溫婉大床卻發現租機場酒店原來好貴的無力感,訓醒發現肩頸膊痛,之後明明日間飛行卻彷似Red eye的旅遊經驗,那你才會珍惜每一次旅行,與及習慣每次旅途必會存在的缺憾。
現在或者我們去到台北、東京、曼谷大多都是「倒水」般快樂消費玩樂,亦放下了不少危機感,但經過窮遊之後,你的旅程應該很少會出現差錯,而且你亦更希望去感受除了瘋狂鳩嗚之外的行程。
器材提供: Sigma Hong Kong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Yahoo! 專欄-,Stylemen:https://hkstylemen.yahoo.com/tagged/zululo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