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攝影師手記】一次未知之旅—茶的故事

當攝影師總是容易得到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我試過乘工作便利飲飽食醉,又試過因工作而有機會攀登澳門旅遊塔,今次收到的工作指示就更特別了—影茶。跟平常的工作不同,這老闆還特意約我面談,及後了解過大家的想法,交流過意見,才知道他想要辦一門公平貿易生意。不過,像我這種不呷茶的人來說,茶世界好像太難懂了,更何況將茶業投進公平貿易?

出發當日,當我在火車站看見老闆,才鬆了一口氣.卒之經過四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高達42度的廈門。

出發當日,當我在火車站看見老闆,才鬆了一口氣.卒之經過四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高達42度的廈門。

足足七小時的車程才來到武夷山

足足七小時的車程才來到武夷山

技藝成就好茶

最初老闆擔心找不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攝影師,因而也刻意漏說了不少細節。或許只有像的般的傻人才不怕死,拼命要玩才接這工作,當天我還記得老闆在火車上跟我講解細節,詳細講解做茶工序,採茶、炒茶、焙茶。而要成就好茶就得算焙茶師傅的功力,而今次要拍攝的正是焙茶師傅。

平日只會在酒樓才會喝熱茶的我,來到這焙茶房,率先感受到大不同。甫打開竹隔,一陣茶香已撲鼻而來。

武夷山市區本來就沒有甚麼好逛的地方,加上日間四十多度氣溫,實在難以外出,唯有每天看著焙茶師傅。看著他每隔50分鐘,搬下每一籠茶葉、測溫、增減石灰控制火候、再翻弄每籠茶葉,放回原位。每天如是,直至一個月完結。原來做茶可不是容易事,每年兩造,雖只是每年辛勞幾個月,但也不是容易得來的錢財。

鬥茶世界

焙茶師傅說,他絕不是頂尖人馬,但只要能力做到都要盡力做到完美;而且只有愛茶的人,才會做到好茶。其實何謂好茶、好師傅呢?原來武夷山政府會舉行鬥茶大賽,讓各焙茶師傅拿出作品一比高低,而同業間也能遇到值得敬畏的高手,互相切搓。各人的培茶過程相當機密,沒有一個人能窺看,更遑論偷師?但他也從比賽中試過這些國寶級茶師的作品,聽起來做茶師傅的世界還有點像精靈訓練員。

如果要選一種身體特徽來代表焙茶師傅,相信一雙手必定無可取替,因為焙茶師傅通常擁有一雙黑邊指甲,這不是甚麼污垢,而是每次翻弄茶葉而積累的茶屑,洗也洗不掉;手雖粗糙,但又沒有作為農民或苦力的磨蝕痕跡。

印象大紅袍@武夷山

Zulu Lo(@zulu1px)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印像大紅袍》—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共同組成的“印象鐵三角”領銜導演,是他們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像海南島》後創作的第五個印像作品,也是以雙世遺產地——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

臨走前的一個清晨,我自己走到茶山去,可惜緣薄只能遇上剛剛萌芽的茶苗。遠眺山腰還是茶田,回頭再看還是茶田,也跟這個城市一樣,那怕是個的士大哥,原來家族也有幾個茶山。再問街口商店老人,家中小的也是唸茶,有的也是導遊帶人喝茶。

用大王峰的晨曦總結今次旅程吧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